查看原文
其他

亚里士多德:缺德的人不是坏人,而是不幸的人

思庐妄言 少数派悦读 2022-10-04

来源:思庐哲学,ID:SiLu-philosophy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他的著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的学科系统。



亚里士多德原本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后来去柏拉图学院像柏拉图学习,由于哲学理念的矛盾,柏拉图认为真理在于天上的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也可在现实经验中被窥之,于是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后就离开了柏拉图学院。在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由于他喜欢一边散步、一边教学和讨论问题,于是他成立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如此博学得益于他对世界的好奇,他特别想要了解一切事物的运作原理。他甚至对鸡蛋如何变成小鸡?乌贼如何进行繁殖?为何橘生南为橘,生于北为枳?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很好奇。


当然,亚里士多德最关心的问题是人如何能过上好的生活?对于他而言,哲学是实践的智慧以下是他考察的四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1. 人如何才能快乐?


2. 艺术是为了什么?


3. 交友是为了什么


4. 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里传播真知灼见?



1. 人如何才能快乐?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致力于找出使人们生活的幸福或不幸的因素。人们想要得到幸福的生活,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德性。德性是真正幸福的人都拥有杰出的品性,即卓越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为他所认可的一些重要经验领域给出了它们相对应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观察到,每一个美德都处在两个恶习中间,他认为德性是两种极端间的“中道”比如他说在谈话方面的德性——机智,是滑稽(buffoonery)和粗鄙(boorishness)的中道。


注意,知道如何与他人良好的沟通是幸福生活的关键之一。有的人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自己缺乏幽默感、毫无贡献、气量狭小。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幽默过头了,比如有些小丑们就不放过任何一个说笑的机会,为了取悦他人,他们不惜说一些低俗、不入流的话。而有德性的人则懂得中道:机智并懂得分寸,不会为了取悦他人而低三下四底说些不入流的话,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情境中说适当的话。


既然德性是人们幸福所必需的必要品性,那么德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可养成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可以通过后天养成“德性是习惯的产物”。德性的养成需要我们后天付出的很多时间精力来细的,因此要不断锻炼、实践。


因为德性是人们幸福的必要品性,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缺乏德性是非常不幸的人。亚里士多德有个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奇怪的论点:“缺德的人不是坏人,而是不幸的人”,因此我们不应该责备缺德者,而是要为他们选择良师益友,指导他们走向正途。这似乎继承祖师爷苏格拉底的观点“无人有意作恶”,作恶是因为那个人无知,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作恶者,而是通过传授给他们正确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走向正途。

 

2. 艺术是为了什么?



戏剧在是古希腊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为“如何创作优秀戏剧”写了《诗学》。书里提出了许多非常棒的建议,例如:


(1)运用“突转”:命运的转变:用于主角从顺境跌入逆境时。
(2)运用“发现”:主角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灾难的那一戏剧性时刻。
这两条建议对于今天的电影、电视剧依然很适用。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流传至今的最有影响力的古希腊戏剧多是悲剧。如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三联剧、《波斯人》、和《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和《俄底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这些悲剧通常表现个人意志行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就像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中《俄狄浦斯》中俄狄浦斯因为一出生被神预言他将来会弑父娶母,父亲本来要杀了他,他被丢入河中后却意外地幸存下来。俄狄浦斯长大后英勇善良,他路过一个国家听说该国国王很残暴,于是就刺杀了国王,迎娶了美丽的王后。之后他发现原来杀的是他的父亲,娶的是他的母亲,最后因懊悔与绝望而自掘双目。俄狄浦斯的命运不可谓不悲剧。


但悲剧的意义何在?整个社区的人聚集起来见证主角遭受灾难的意义何在?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在于“净化”(Catharsis),即希腊语中的“Katharsis”,意为摒弃负面事物,具体指净化由于恐惧和遗憾产生的困惑之情。悲剧作家认为我们人生中不幸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会因为不幸要么夸大对不幸的恐惧,要么视而不见。


但悲剧会提醒我们,厄运也会降临在有德性的英雄身上,我们这些凡人也不可幸免。所以,我们应当同情犯错者和遭遇厄运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为了使人们牢记这真理。
 
3. 交友是为了什么?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的生命中需要有朋友才能快乐。但结交朋友就是为了快乐吗?


在《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有三种类型的友谊:


(1)快乐的友谊:为了相互取乐,大家在乎的是对方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
(2)裨益之友谊:出于战略考量,大家在乎的是对方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
(3)真正的友谊:我们为了对方本身像关爱自己一样地关心对方。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第三种友谊会使我们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而不是一时的快乐。我们在真正的友谊中会把自己从我们自划一方的小世界中解放出来,拓宽自己的生活圈,融入他人的生活。


因为我们会像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对方的幸福,所以真正的友谊会使我们一起变得更加体贴、包容、聪明、公正。我们会相互取长补短。友谊教会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友谊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会从对方身上看到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4. 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里传播真知灼见?


不知你们在看辩论赛的时候是否有这种着急,怎么那些持有真知灼见方的辩手没有赢,而那些持有看起来很不靠谱的论点的辩手却赢了呢?其实亚里士多德很烦恼,辩论中最好的论点却往往不能取胜。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并且如何能改变这种情况?


在雅典的民主制中,公民们通常在城镇广场中开公众会议来通过公共说理来决定关于公共事务的处理,因此亚里士多德就有很多机会观察人们再公共说理中的表现。在公共说理中,演讲者互相反驳并以此掌控舆论,亚里士多德发现观众常常受到说理者论述的逻辑和事实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为此,亚里士多德发明了“修辞学”(rhetoric)的艺术,即说服他人的艺术。他想让有深刻思想的人学会如何具有使他人容易接受易懂的方法来和持相反观点的人沟通。亚里士多德认为诀窍在于,首先,你必须认识到他人的焦虑点,并安抚焦虑。其次,适当的幽默必不可少,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有限,如果演讲者的表述不生动形象有趣,听众很快就会神游八方。你们看,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建议。


今天,绝大多数人持有“哲学无用”论,这也许是因为现在我们不够重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缘故吧。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到,亚里士多德在获得德性、创作戏剧、结交朋友和演讲术方面都提供了很多很棒的建议。



参考文献[1] [美]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合著的《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柴伟佳,龚皓一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2] [美]塞缪尔·E.斯塔姆和詹姆斯·费舍尔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匡宏,邓晓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版权声明-


图文仅供思考与交流,感谢作者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联系、交流、合作请加编者微信ding00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